很多城市里六七層以下的老舊樓房一般都沒有安裝電梯。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群眾“老房子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許多小區居民把“加裝電梯”列入了議事日程甚至是辦事日程。
但由于同住一幢樓的住戶對各自利益考慮的分歧,老房子加裝電梯往往難以達成共識,陷入“一人反對”的困局。而“一人反對”主要是一樓住戶,其理由也振振有詞,不外乎是因為一樓不用乘坐電梯、影響采光、電梯噪音大、占用樓道空間等原因。近年來,各地因“一人反對”而導致加裝電梯擱淺的事例已發生多起。
如果站在一樓住戶的角度來看,其提出反對加裝電梯的理由確實很實際,可以說,雖是“一人反對”,其實并無大錯。但是不是就因為其理由很實際、無大錯,就讓眾多居民向往的加裝電梯這件好事擱淺了呢?回答顯然是否定的。
因此,只要化解老房子加裝電梯遭遇“一人反對”的困局,還需用好三招。
首先,需用法說理。根據物權法第76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而加裝電梯正符合物權法規定。因此,物業管理部門不妨通過普法的方式,讓反對者認識到小區加裝電梯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行為,從而使其從法律的角度同意并支持小區加裝電梯。
其次,需用情說理。大家同住一幢樓,低頭不見抬頭見,和睦的鄰里關系是最重要的。如果鄰里之間僅僅為了加裝電梯的分歧而鬧出一大堆的矛盾和糾紛,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因此,要從鄰里情入手,對反對者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情”,使反對者從情理的角度同意并支持小區加裝電梯。
其三,需用利說理。加裝電梯對一樓住戶而言,顯然是弊大于利,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在加裝電梯時要考慮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比如采取永久免繳物業管理費,或拿出一部分電梯使用費給予補貼等,讓一樓反對加裝電梯住戶也能從加裝電梯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同意并支持小區加裝電梯。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也是能講道理的。因此,只要物管部門,包括同意舊小區安裝電梯的住戶們都能用好這三招,多站在反對者的角度,多些換位思考,用“法”、用“情”、用“利”,那么,反對加裝電梯的住戶也一定能被說服,從而有效地化解加裝電梯遭遇“一人反對”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