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通運輸工具,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歷史的原因,以前的住房,六層以上的都沒有安裝電梯。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市人居環境的改善,這些沒有電梯的舊樓已經不宜居,舊樓加裝電梯業務迎勢而生,成為了一項全國性的民生工程。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整體舊樓中的比例還是偏低。究竟老房子加裝電梯有多難?看看這幾個問題就懂了。
問題一:舊樓電梯加裝的費用太高
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80萬元不等,而老樓中所居住的大多是退休或經濟能力較弱的居民,加裝之后每月又還多增加電梯費用開支,即使是每家每戶均攤,也將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因此個別居住高層的住戶也不同意加裝電梯。而且資金的不到位。政府雖有優惠的政策和相關的補貼,但只能負責小部分,其他的資金來源仍需住戶自身負責。因為利益不同,不同住戶之間確實會有矛盾。投反對票的住戶往往會遭受到白眼和冷落。
問題二:舊樓電梯加裝費用分攤比例及底層住戶關聯度
而這個溝通的焦點多集中在費用分攤上。有些業主有好幾處置業,自己不住在這里,加不加裝電梯對他們沒有影響,對自費他們也并不支持,還有一些低層住戶要求進行補貼。尤其是低樓層的住戶對電梯的需求不大,表示不支持的多;特別是一樓加裝電梯后房子的采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成為最大阻力。
問題三:舊樓電梯加裝維修管理問題
即便是順利裝上電梯的老樓,也并非一勞永逸。尤其是近期,有過不少報道都是關于電梯的安全事故問題。
電梯裝上了,管理誰來做?有的老舊小區一直沒有物業公司,對于電梯后續維保引進物業公司也有很多不同意見。
問題四:舊樓電梯加裝的選擇
由于經濟限制,只能采用價格較低的電梯,施工粗糙的井道以及不規范的安裝。
問題五:舊樓電梯加裝刷卡系統的缺點
排除了萬難,終于加裝了電梯,也安裝了電梯刷卡系統,可是乘坐電梯的時候必須先刷卡才能正常是使用電梯,沒有電梯卡的人就只能被電梯拒之門外,如果忘記帶電梯卡、或者電梯卡遺失、損壞也就只好爬樓梯了。